第64章 变化伊始
最新网址:www.ibiquxs.info
    婺源县衙二堂。

    待众人落座后,李致远道:“张文,你先给大家说说我军目前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张文起身道:“是!”

    “我军对外名曰婺源乡勇,虽非朝廷正规官军,但自九月初七成军以来,由县尊亲制军规并亲自训练,日日操练不息。”

    “之后更以婺源全县为练兵场,以大小土匪山贼对练兵之对象,四处出击,剿灭崔明冲等多股土匪,不仅还婺源百姓以安宁,也让士卒得到了实战。”

    “论勇武,我军绝不次于朝廷官军,论军纪,更是远甚朝廷各路官军。”

    “目前我军共有士卒三千二百七十三名,现共分为三营和一个单独的火枪连。”

    “每营千人,由在下及周大壮、张武各领一营,火枪连则由县尊亲领。”

    “全军现以长枪为主,约两千人,刀兵、弓兵共七百余,火枪兵二百余。”

    “每日耗米约22石,约合白银27两,另外每月每人发一两饷银还未计在内。”

    待张文说完,李致远问道:“江先生,你们江家虽说是诗书传家,但要维持偌大的家族,也难免要经商理财。”

    “这几日让你管理钱财、粮饷,对江先生来说,应该没什么问题吧?”

    江明哲起身道:“启禀县尊,周姑娘心细,江某从她手中接管财政一事不久,倒也并无发现有何不妥之处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,在下有一言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
    李致远笑道:“江先生,咱们这边不兴谦来辞去、文绉绉的那一套,你有话随便说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,只是江某发现县尊实在是开销惊人啊!”

    “周姑娘将账目交予江某之后,在下曾经仔细看过两遍。”

    “进项其实并不少,之前县尊从汪家搜得脏银五万两。”

    “县尊赴县东剿匪之前,婺源士绅又出资二万一千两。”

    “剿灭崔明冲之后,又得银二万三千余两,按说至少是应该有九万两银子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在下接手时却仅余六万余两银子,短短十来日,竟然花掉了三万两银子!”

    “在下仔细看过账目,发现县尊您在四处大量购进精铁、白腊木、火药等物资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是深秋,这几日气温骤降,您又为士卒购买棉衣,同时您还在继续募兵……”

    “若仅仅是募兵购买军资也就罢了,毕竟张献忠的贼军即将东进,您这也是未雨绸缪。”

    “可您为何在募兵时,士卒还未入伍就先发一月饷银,每人发一两银子,一次就花掉了三千余两!”

    “还有招募工匠的开销,在下实在不明白为何给那些工匠如此高的薪俸,物料还都是县尊您自己出资购买的,竟然还给他们每月一两五钱银子!”

    “还有那些士卒一日吃三餐是不是太多了?小康之家尚且只能一日两餐……”

    “若以此等流水般的花钱速度,那在下认为,最多两个月,县尊您将无钱可用!”

    看得出来,江明哲对李致远如此这般大手大脚地花钱甚为不满,甚至有些恨铁不成钢。

    一旁的周大壮出言道:“老江你还真是个抠门的土财主,咋这么抠抠缩缩的呢?”

    “这银子不就是用来花的么,你老捂在怀里有啥用,还能下崽不成。”

    众人顿时大笑。

    江明哲气急:“这怎么就是抠门了?”

    “你以为那些富商的财富是怎么来的,还不都是祖祖辈辈精打细算,一分一毫积攒下来的!”

    “若都像这样大手大脚地花钱,就是有座金山银山也迟早得败光!”

    “再说我怎么就抠抠缩缩了,花的又不是江某的钱,我这可是为县尊勤俭持家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县尊让我管理财政,我就有责任对财政开销提出意见!”

    周大壮满不在乎地说道:“反正这钱又没白花,也没谁贪污,都用来招兵买马了。”

    “再说当兵的是拿命换钱,凭啥不发饷银,不给他们吃饱了,哪有力气打仗杀人?”

    江明哲道:“我没说不能花钱,但是花钱得节约,不能大手大脚,得细水长流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那些当兵的是高兴,可一两个月就把钱花完了,以后怎么办?一哄而散?”

    周大壮道:“这有什么要紧的,大不了咱们再宰个大户,多打几窝土匪!”

    自古这花钱的和管钱的就是天生的对头,各有各的道理,这矛盾是没法消除的。

    见江明哲还要出言相争,李致远赶紧出来打圆场:“两位说的都有道理,江先生是说要节流,要细水长流。”

    “大壮是说要开源,增加财源,这倒也没错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我们什么时候宰过大户了?”

    “大壮你他娘的可别胡说八道,汪家那是勾结土匪,图谋不轨,灭他是替天行道,是官府和全县士绅百姓共同决定的!”

    周大壮讪讪道:“是俺一时胡言乱语……”

    李致远道:“江先生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,钱粮是一切之根本,三下五下的把银子花完了日后怎么办?以后该节约的还是要节约。”

    “江先生,本官既然让你管理财政,你自然有资格有责任提出意见,以后在钱粮方面,只要你觉得有何不妥,都可以直言不讳地指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嘛,江先生你也无需太过担忧,本官也知道你更多的是为了将来考虑。”

    “可咱们眼下最重要的是打开局面,连第一步都尚未迈出,窝在这婺源山窝窝里,谈什么将来?”

    李致远不想就此事再费口舌,直截了当地一锤定音:“至少在今年年底之前,钱粮一事还不是咱们需要考虑的重点,咱们也还没资格谈将来,顾好眼下才是正经。”

    “今天把诸位叫来,是要给各位分配下今后一段时间的任务。”

    “本官接到最新的消息,在湖广的张献忠已经在九月下旬攻下了永州,至此,湖南南部州府全失。”

    “张贼现正分兵两路,一路攻常德,他自己则亲率主力攻江西萍乡。”

    “以江西目前的形势,兵少将寡,驻九江的左良玉又按兵不动,我料定萍乡、袁州必失,到时候江南必大震,我婺源靠近江西,八成会调我等驰援袁州”

    “大壮、张文、张武,你三人带着弟兄们继续严加操练,无论刮风下雨,不得有一日懈怠。”

    “安民,工坊那边银子可是投了不少,人手应该也是够了,十月底之前,务必赶制出一百五十杆鸟铳!”

    “江先生,钱粮一事就劳你费心了,现在别怕花银子,该买的还是得买,天越来越凉了,棉衣也不可少。”

    “田四喜,这县衙里的诸多事务可就交给你和黄主簿了,现在又没有汪承宣掣肘,二位办起事来应该是得心应手,征粮纳税的事情尽快办好。”

    既然李致远已将任务明明白白地分配开了,众人也并无什么异议,皆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十月初十,朝廷已经得知李自成攻陷潼关,督师尚书孙传庭身死,朝野震动。

    之后闯贼连陷华州、渭南、临潼等州县,李自成则依旧是流寇作风,并未考虑如何治理天下,而是一路拷掠官员、富商。

    陕西河南这几年一直是赤地千里,天灾不断,在民间实在是搜刮不到多少钱粮,李自成就想了个主意,让朝廷的官员、民间的富商花钱卖命,倒是解了闯军一时之急。

    “杀牛羊,备酒浆,开了城门迎闯王,闯王来时不纳粮”,这句顺口溜在后世不少书都出现过。

    似乎李自成一直是光辉形象,宛如一个救万民于水火的“救世英雄”,其实不然,他屠城掘堤的事一样没少干。

    仅举两例:

    崇祯七年,李自成在陕西被明军击溃并包围,李自成被迫诈降以求自保,明军轻信了李自成,还让农民军沿途经过的州县给于粮草,助闯军返乡,不料李自成刚摆脱包围便又反了,尽屠所过七州县。

    崇祯十五年,李自成围开封,久困不能破,明巡抚高名衡等决朱家寨口,以黄河水淹闯军,李自成亦决马家口以灌城,于是城中百万户皆没。

    如今挟大胜之威,是何等的不可一世,自然是继续屠城。

    十月八日,李自成屠商州,死者数不胜数。

    十月十二日,李自成终于攻陷关中重镇西安,连大明朝堂堂的秦王朱存枢也降了闯王。

    但大明也不缺坚贞不屈的忠臣,巡抚都御史冯师孔、按察使黄絅等以死殉国。

    西安即古之长安,是可以称帝建国的帝王之都,李自成既得了关中,自然也就开始考虑称帝改元之事了。

    北方的事李致远暂时还无瑕顾及,他不知此时的崇祯皇帝和朝廷诸公是何等心情,也不知他们是否在争执考虑南迁之事。

    就算崇祯皇帝想跑,多番掣肘之下,大臣们争来吵去,御史们逮住机会就一通狂喷,八成是什么也做不了的,就这么傻愣愣地等着李自成包围京城吧。

    京城是死局,神仙也解不开,李致远更关注湖广张献忠的动静。

    最近李致远深感大明交通之不便、信息传递速度之慢,为了尽快得到张献忠的动向,他专门托了多个跨省的商帮为他打探西边的消息。

    十月十五日,李致远得到最新消息,张献忠的贼军已于十月初十攻陷常德,与此同时,他亲自领兵攻陷了萍乡、万载。

    之后张献忠分兵两路进攻江西门户袁州府,而此时左良玉屯兵九江,骄蹇观望。

    江西巡抚郭都贤单枪匹马亲赴九江见左良玉,责以大义,望他能出兵剿贼。

    但终因厌恶其兵太过淫掠残暴,于是召集当地民士乡勇守城。

    粮饷不济,他就号召僚属、士绅捐资助饷,但仓促之下,实在难以抵御贼军。

    十月十一日,虽有郭巡抚率众乡勇浴血奋战,但终因寡不敌众,袁州被贼军攻破。

    之后贼军仍继续向东进攻吉安等府县,据说一路所向披靡,无人可挡。

    总督吕大器已经无兵可用,无可奈何之下,已经亲自去九江求左良玉出兵了。

    李致远对历史上张献忠在江西的征战情况也只是知道个大概,只知道张献忠最终没能占领江西,具体细节实在是不知,他现在也只能继续观望等待。

    十月十七日,张献忠陷吉安,之后直指江西首府南昌,一路连下峡江、新干等县。

    此时,左良玉已答应出兵,于是总督吕大器遣部将与左良玉军合力,在临江府清江县樟树镇大破贼军,趁势夺回了峡江、永新二县。

    之后,在左良玉的反攻下,袁州也为官军夺回。

    然而,由于左良玉所部士兵极其残暴,掳掠奸淫、无恶不作,所过之处犹如蝗虫过境,钱财被抢掠一空,被奸污之民女不知凡几。

    左兵对地方的危害,远甚于张献忠贼军,当地百姓苦不堪言,民愤极大,都说与其受左良玉的祸害,还不如投了贼军的好。

    于是,朝廷被迫撤回了左良玉的部队,吕大器只得招募当地兵戍守。

    张献忠利用官军调换的时机,突袭吉安,连占吉水、永新、安福、泰和等县,并分设地方官吏,安抚百姓,再次夺回了袁州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,官匪攻守之势再次变换过来,焦头烂额的吕大器实在是没办法了,江西本地新募之兵根本不能与贼军争锋,左兵对地方祸害得又太甚,老百姓不买账。

    实际上吕大器不仅是江西总督,崇祯十六年五月,朝廷于江西、湖广、应天、安庆特设总督,督所驻九江,吕大器任总督。

    所以,名义上,长江沿线的所有军务、士兵,几乎都由他节制,当然人家听不听又是一回事了,至少左良玉他就根本指挥不动。

    不得已之下,吕大器将他尚能调动之兵几乎尽数调往了袁州一线,同时还向附近府县发出了协防通令。

    十月二十七日,李致远得到从徽州传来的命令,先是赞扬了他所练之婺源乡勇骁勇善战、军纪严明。

    后以婺源最近江西为由,调他所部乡勇立即前往南昌,暂归总督吕大器节制,共御张献忠贼军。

    李致远得令大喜,窝在婺源蓄势已久,终于轮到他登上明末这个大舞台了,但愿自己能作为一股新兴势力异军突起。

    历史,或将从此刻开始改变!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崇祯十六年十月廿七日